一文解读:2025{安信平台}新标准光伏辅材占比出现较大变化,其中,铝边框晋升为第一占比辅材,其次为银浆,第三位为玻璃,硅料成本占比跌出前三。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企业毛利率进入一个亏损状态,表现为主产业链盈利承压,辅材毛利率逐步触底。
12月4日,在CPIA的光伏产业供应链大会上,国金证券姚瑶表示,2024年光伏产业辅材成本占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组件盈利承压背景下,辅材降价压力普遍较大,但边框成本中铝价占比较高、价格下降幅度有限,目前铝边框已成为成本占比最高的组件单一原材料,达到14%。
其次是玻璃,占比13%,第三为银浆,占比12%,硅料成为第四,占比仅为9.9%。
据介绍,铝边框定价模式为“公开市场铝价+加工费”,2024年起边框行业新增产能陆续释放,叠加下游组件企业盈利承压,边框环节加工费下降。然而,虽然费用有所下降,但仍成为第一大成本占比辅材。
在此背景下,能够节省成本的替代材料边框开始崭露头角,如铝合金边框、橡胶卡扣短边框、复合材料边框等。
今年10月某龙头组件企业签订8GW卡扣订单,后续订单执行、客户接受度、实证可靠性验证等进展值得关注。
再看玻璃版块,当前玻璃产能管控趋严,在建项目点火推迟,从未来新增产能的通过率来看,将呈现强者恒强的格局。
我国光伏玻璃产能政策经历了从2018年的政策限制,到2021年有条件放开(光伏玻璃新建项目不再要求产能置换,但要建立产能风险预警机制,采用听证会制度)的政策历程,2021年后光伏玻璃产能大幅增加。
2023年5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的有关通知》,要求进步落实产能风险预警机制,新版产能置换办法施行(2021年7月31日)前有实质性工程量的在建/已投项目在冷修期前补充产能置换手续,无实质性工程量的在建/少数已投产项口则需要开展风险预警,且风险预警意见由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最终下达,进一步增加在建项目投产时间的不确定性。
2024年6月,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删除了“光伏玻璃不需要产能置换”表述,对增量产能管控进一步边际收紧。
展望2025年,姚瑶表示预计2025年绝大部分组件辅材价格将维持当前的相对低位水平,但玻璃版块或有回弹可能,他表示,”2024年行业亏损程度较深、落后产能出清较快、头部企业话语权较强的玻璃环节,或有一定反弹空间,尤其是在短期内出现组件排产快速拉升的时候。“
2024年以来白银价格持续上涨,创近年来新高。除了光伏装机高增持续提振白银需求外,AI、机器人等应用也将带动含银元器件需求提升。
”从商品属性方面,全球矿产银供给增长受限,光伏+AI驱动工业需求增长,预计白银供需将维持短缺,供需基本面给予银价较强支撑。从金融属性方面,预计随着市场关注度持续提升将进一步激发白银投资需求,驱动白银价格上涨。“
据测算,当前行业TOPCon电池银耗约9-11mg/W,HJT电池的银包铜浆料耗量约15-16mg/W,导入0BB方案后能进一步下降,BC电池银耗14mg/W。
姚瑶称,在此银耗水平下,考虑效率、良率上的差异,测算TOPCon/HJT/xBC电池非硅成本约0.17/0.21/0.25元/W,其中金属化成本在电池非硅成本中的占比分别约为40%/24%/42%,在银价持续高位震荡的背景下,少银化/无银化工艺导入是晶硅电池环节进一步降本最重要甚至是必然方向。
今年以来,铜浆的研究成为热点之一。据了解,铜浆在MLCC、压敏电阻、RFID、LTCC等多个电子器件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但一直以来依靠外界通入还原性气体或类真空环境防止铜粉烧结氧化,真空/还原气氛烧结所需设备昂贵,难以直接迁移到产能庞大、追求性价比的光伏领域。
光伏铜浆及粉体的研究本质聚焦于空气烧结环境下的铜氧化克服问题,21世纪初,美国杜邦公司制备了一种可在空气中烧结的厚膜铜浆,2017年以色列Copprint公司推出可在低温/空气中烧结的铜油墨,国内光伏企业研究空气烧结铜浆技术也近两年时间,整体浆料体系已相对成熟。
对于2025年的行业总需求,姚瑶称,在光储系统成本大幅下降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光伏新增装机区域分布将持续多元化,中国、欧洲、美国三大传统市场因体量较大装机增速将逐渐趋于平稳,而中东、中亚、南亚、拉美、非洲等地区因能源转型、日照资源优势等因素,有望在低基数下实现高速增长,这部分新兴市场需求有望呈现“东边不亮西边亮”的状态,带动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光伏新增装机维持10%-15%左右的增速,光伏组件需求有望提升至650-700GWp。